公院醫生開錯藥 病人呼吸衰竭無辜入ICU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1/19 21:54

最後更新: 2017/01/19 21:56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醫管局昨公布新一期《風險通報》,去年第三季有15宗藥物事故,當中有本身對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)敏感的病人被處方此類止痛藥「酮咯酸」(Ketorolac)。病人因腹痛而向急症室求診,醫生為他註射酮咯酸,結果病人出現嚴重過敏徵狀,包括呼吸衰竭,需要插喉並留醫深切治療部。

另有一名本身患有慢性腎病和痛風的75歲病人,因急性痛風發作獲醫生處方「秋水仙鹼」(Colchicine)作為住院期間的治療,不過在病人出院時醫生再處方秋水仙鹼予病人服用32天,病人一個月後出現病毒性胃腸炎、腎及肝功能受損。

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酮咯酸是在急症常用的止痛藥,而針劑酮咯酸注射入人體後在數分鐘已經可以見效,而一旦過敏就會令喉嚨腫脹令氣道受阻,嚴重可致命,質疑事件中醫生疏忽、沒有跟足指引了解病人藥物過敏的紀錄。

至於另一個處方秋水仙鹼的個案,崔俊明稱或加劇該病人的腎病情況,又指出此藥一方面不可以長期服用,另一方面病人本身患有腎病,醫生應減少每次劑量、及最長只應處方14日藥再監察病人反應。

此外,去年第三季共接獲6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,當中包括3宗病人自殺、2宗手術或介入程序後遺留醫療物料在病人體內,以及1宗血管空氣栓塞事件。